保健知识传染病培训,保健知识传染病培训内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保健知识传染病培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保健知识传染病培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保育员健康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哪些?
卫生管理知识培训主要有各类物品的清洁消毒方法、传染病流行期间或发生时的疫源地消毒方法、场地清洁方法。
健康管理知识培训主要包括基本的健康检查知识、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如何创造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等。
配合教育知识培训主要包括室内外教学和游戏活动的准备和配合、人际交往的一般常识、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如何做工作记录等。
保育员健康知识培训包括:
2.洗手,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培养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进餐,桌面消毒,碗筷摆放整齐,指导大班孩子摆碗,分餐,擦桌子。
4.饮水,预先晾好温热适宜的开水,掌握孩子饮水量,做好饮水用具的消毒工作。
幼儿园教育人员保健卫生培训内容有哪些?
1.耐心细致做好晨检工作,晨检做到:“一问”、“二摸”、“三看”、“四查”、“五记录”。写好“晨检反馈表”将有关晨检信息及时反馈到各班。严格把好传染病入园关,杜绝幼儿将危险物品带入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班级和保健室做好患病幼儿的全日观察记录。
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活动中要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有***、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同时还要照顾到个别特殊幼儿,如体弱多病、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不稳、胆小怕事、活动量特大等。
3.每天确保两点一餐的合理供应,每周自制点心三次。让幼儿在整洁、愉快的环境中进餐,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吃尽饭菜的好习惯,鼓励幼儿添饭,照顾好体弱儿和肥胖儿的进食。饭后漱口、擦嘴,组织幼儿餐后散步。
4.午睡时,当班教师要加强午睡的组织和管理,确保120分钟的睡眠时间。幼儿午睡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巡视,注意每个角落、每张床铺、每个幼儿,对一些体弱生病的幼儿给以特殊的照顾和关怀。起床后,要注意孩子的衣着的整齐情况,同时应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传染病防治法对学生进行哪些教育?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医学院校应当加强预防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对在校学生以及其他与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进行预防医学教育和培训,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始建于哪一年?
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始建于1950年。
我国法定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及反馈系统建于1950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传染病宏观监测系统。
7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疾病监测的概念开始传入我国。自1***8年开始,我国陆续建立了流感、乙型脑炎、流脑、副霍乱、流行性出血热、鼠疫、钩端螺旋体病等单病种的监测系统。1***9年在北京、天津开展疾病监测试点。1980年,在我国建立了长期综合疾病监测系统,开展了以传染病为主并逐渐增加非传染病内容的监测工作。
1989年初,提出了第二阶段疾病监测总体设计方案的原则,即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不同类别的地区,按真实人口分布建立疾病监测点,对监测人群的出生、死亡、甲乙丙三类法定传染病的发病、儿童***免疫的接种情况进行监测。
此后,大多数省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在省防疫站设立了疾病监测小组,有专人负责,并制订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1990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传染病为主的四卡、四册登记报告制度,即出生报导卡、册,死亡报告卡、册,甲、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册,以及***免疫报告卡、册。部分点进行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健知识传染病培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健知识传染病培训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pbw.com/post/28571.html